随着各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,第一批房地产项目“白名单”出炉。
截至1月底,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“白名单”并推送给商业银行,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。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,按规程审查项目,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.6亿元。
房企项目能否入围“白名单”,至少需要满足五个条件:
一是项目处于在建施工状态,或因缺少建设资金临时停工,但资金到位后可以复工;
二是项目能够提供融资额度相匹配的抵押物;
三是已建立贷款资金封闭监管制度;
四是项目的所有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,应当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,确保预收款未被抽挪或抽挪的预售资金已追回;
五是项目已制定贷款使用计划和项目完工计划。
多家房企表示已加入“白名单”。
融创中国:已有超过90个项目入围第一批“白名单”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成都、重庆、郑州、沈阳、青岛、武汉、昆明、西安、太原、西双版纳等20城市都已落地。
旭辉集团:已获批进入“白名单”项目23个,分布在重庆、昆明、北京、天津、太原、武汉、洛阳、温州、南宁等城市。另外,旭辉在其他城市的多个符合要求的项目也有望陆续进入“白名单”。
世茂集团:在试点城市申报了40个项目,已经入围“白名单”的有16个项目,主要位于广东、湖北、重庆、江苏、天津、辽宁和山东等省市。
绿地集团:进入“白名单”的项目已有34个,拟融资金额合计约117亿元,已进入“白名单”的项目分布在山东、四川、安徽、云南、黑龙江等地,还有一批项目也在审核当中,有望陆续进入“白名单”。
碧桂园:已获批进入“白名单”的项目超过30个,包括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东、重庆等地的多个项目均在属地政府“白名单”内,后续,广东、湖南、东北等地项目有望陆续进入“白名单”。